logo

新闻资讯

拓又达科技(紫荆中科)集团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智能装备制造、吹膜机、制袋机、熔喷机、康复床、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发制造、内外贸同时并举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2021-2023)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01 16:28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2021-2023)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01 16:28
详情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

 

2020年11月我公司被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首批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促进教育链、人才产业链、创新有机衔接,增强教育股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产教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现就我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做出如下部署:

一、建设基础

1、企业基本情况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智能控制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制造。是河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公司拥有81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1项,美国、日本专利2项。公司研发的科技成果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科技进步奖,填补了5项国内空白。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赵欣,拓又达日本风电研发中心负责人,拓又达省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是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力资源部留学生回国创业优秀人才、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国家奖励评审专家、省管优秀专家。

赵欣担任国家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节能减排项目、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国家转型升级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企业近年来发展的成果

2017年我公司销售收入2717万元,利润112万元, 2018年我公司销售收入3144万元,利润124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2943万元,利润88万元。

2013年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制定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河北省地方标准,已投入使用。

2015年公司授权挂牌为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公司董事长赵欣任华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企业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

2016年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工业机器人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工业机器人专业2015级学生已毕业并全部就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2017年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申报河北省2017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省)级培训项目,项目名称: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加工制造类,公司董事长赵欣任加工制造类中职专业带头人。该项目已验收完成。

20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陈昌智与公司董事长赵欣先后两次洽谈校企合作模式,并考察我公司校企合作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并给与高度评价。

2017年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理事单位,同年被评为优秀职业教育企业。

2017年与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教学研发中心。

2018年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关于共建工业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拓又达工业机器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智能制造研究院及机器人培训中心。该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已与44名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

2019年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签订三份横向科技研发合同。

3、合作院校近年来教育科研取得的成绩

2015年4月,我公司与华北理工大学开启校企合作,2016年共同承担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变桨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联合研发”,项目编号:16394301D,项目总投资561万元,随后合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机器人、护理康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结合机电工程系、护理康复学院的教研经验,与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经验,联合开展人体下肢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科研工作。

我单位是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是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系、高职高专校外实习基地。与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及自动化学院教授成立研发小组,由相关专业教授牵头,带领研究生团队,结合依托单位工程师实际经验,共同设计机器人的机械与电气原理,研发科学智能产品。

2018年3月,我公司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于开启校企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生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总投资420万元。

4、校企合作的经验与做法

1、与学院共同申报项目

与华北理工大学开启校企合作,2016年共同承担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变桨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联合研发”,项目编号:16394301D,项目总投资561万元,该项目已验收完成。

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申报河北省2017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省)级培训项目,项目名称: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加工制造类,公司董事长赵欣任加工制造类中职专业带头人。该项目已验收完成。

2、参与制定现代学徒制

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44名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

3、共建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研究院

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工业机器人生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

4、参与起草地方标准

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制定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河北省地方标准,已投入使用。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59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委《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8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8)49号)、河北省发改委《关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有关工作的通告》(冀改通告(2019)2号)、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河北省首批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的公告》(2020年11月12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2019年11月)

为适应国家“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需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未来三年内,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建设建设,着力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校企合作实力更强,特色更加鲜明,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成为我国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为全省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建设目标

1、建设产教融合联盟

计划三年内,通过和学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建立产教融合联盟,为联盟企业和社会培养大批量培养企业或所在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2、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内,计划每年通过合作的学院培训3-10名企业技术骨干,通过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平台校企互聘、同教同学等形式,拓宽企业各类人才的视野,促进企业自我研发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影响力;

计划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为社会培养100-300名产业相关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把企业建设成为唐山市具有广泛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型示范企业”。

3、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计划三年内,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可为社会每年培养200人上下的专业技术人才。

计划在三年内建设以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厂为基础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可一次性接待30人的实习队伍。

4、开展生产性实训

三年内,计划每年组织至少30名学生60天以上实训,通过生产性实训,为企业引进更多的优秀的、与需求相符且专业对口的学生提前进入公司实习,让实习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增进企业认同感,增加实习学生保留率,同时缩短公司新员工培训周期及培训成本,亦可缓解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问题。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建设内容

1、创新大赛

2019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会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坚持问题导向、试点先行。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尊重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统筹推动工作,统筹部署,协调推进。   

计划三年内重点培养1-3名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欣是河北省火炬创业导师,曾在中国(河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十佳创新奖,公司在包头、南京、鄂尔多斯、赣州等地区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上,均有不错的成绩,公司利用本身优势,针对学生培养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人员,进一步弘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帮助和推动唐山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创业,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

2、新型学徒制、订单培养

三年内,计划每年组织学生不定期参观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制造工厂,新能源制造工厂,包头中科院合资企业等。

三年内,计划每年培养30-60名机器人、风电机专业相关人才,可派驻到我公司的唐山公司、包头分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张家港分公司担任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同时也可面向唐山市其他企业就业。与合作院校共建机器人专业,同时与学生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对新型学徒制订单班加以创新,争取为社会大量培养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企业为培训责任主体以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及职业素养为主要培养内容通过企校双师、弹性学制等制度保障培养一批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中的“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等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

3、科研项目合作

计划三年内,与在合作院校: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工业职业教育学院、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企业和学校间的项目合作以及市级、省级科技项目合作,计划完成企业和学校间的项目5项,市级项目1项。

4、学术交流

计划三年内,与合作院校共享知识产权3项,每半年召开学术交流会议。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两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唐山市垂直轴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唐山市特种冶炼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唐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可为校企之间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学校可提供教师人才资源,公司可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也可利用公司在日本的研发中心为学校提供学术和科技交流方面的服务。

5、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年内,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家,具体建设参照现有成功案例,建成后可为社会每年培养100人上下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学生的实习教育基地,并可完成简单的生产任务。

计划在三年内建设以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厂为基础的实习基地,计划使用公司总价值2000余万元的现代化生产设备20多台套,其中卧式加工中心2台,立式加工中心4台,数控龙门铣2台以及各类车铣复合机床等数字化机床10余台,建成后可一次性接待30人的实习队伍,既可为实习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也可让学校用于科研、带领学生实训、机器人开发等项目使用。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保障

成立以单位负责人赵欣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检查并指导规划的具体实施。公司组织内部工程技术、安全、财务、管理等人员组成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规划的实施工作。规划办公室从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全面的目标管理。项目建设期间定期召开规划协调会、财务分析会,以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

2、运行机制保障

根据规划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讲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为保障规划完成后产教融合的顺利进行,在规划大规模实施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所有人员熟悉各岗位的职责、技能和任务。培训后,通过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处理等应知应会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为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规划组通过工作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和制度。

3、资金投入保障

计划将制定严格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制度。建立健全对资产管理、经费投入、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加强内部运行管理。所需资金纳入企业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确保研发资金及时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实行独立核算。严格控制项目资金流向,保证专款专用。

1.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根据校企合作建设需要做好年度经费预算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从经营收入中安排。

2.校企合作申报各级政府项目、合作项目、受托项目、对外技术服务等取得的经费归校企合作办公室使用。

3.保证专款专用。根据年度资金预算,经费使用执行逐级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并接受依托单位不定期财务审计。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2月3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  赣州紫荆中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苏州拓又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紫荆中科(深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紫荆中科(南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2017 Tangshan TOYODA Technology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4583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唐山

01